赵远珍边想边记录。

    想到一个记录一个。

    作为北方人,最先想到的就是包子和粥。

    粥铺窗口来一个,包子馒头窗口来一个,馄饨饺子窗口、米线米粉窗口、烧卖窗口、肠粉窗口、卤味窗口、卖酒窗口、糖水窗口、饮子窗口。

    烧烤窗口,小火锅窗口,盖饭盖面窗口,砂锅窗口,面条窗口,豆浆油条窗口,红烧肉红烧排骨窗口。

    经典川菜窗口,炸床窗口,酸辣粉窗口,麻辣烫窗口等等。

    赵远珍花费了好久的时间,才算是把40个窗口给凑齐了。

    根据不同季节的不同食材,确定了各个窗口的菜单。

    赵远珍开始找去钱小慧特意培养的全能厨娘,对她们进行窗口培训。

    每个窗口的菜色,都制定的不是很多,所以一个星期左右,就全部培训好了,可以上岗了。

    赵远珍根据各个窗口需要点厨具,给每个窗口进行了精心的装修和布置。

    比如馒头包子窗口的,就多配置一些蒸笼,炒菜窗口,就多配置一些炒锅。

    所有特色窗口都打印了菜单,明码标价的张贴好,选在了同一天开业了。

    价格都不贵,原则上就是为了给员工改善生活的,都是在成本的基础上加上2文钱左右。

    开业的第一天,全部特色窗口打半价。

    可能是受了半价的吸引,还是有小部分人舍得花一些钱来品尝一下特色美食的。

    食堂平时特供的主食,基本上是两掺的馒头或者两掺的米饭。

    今天特殊窗口打折,一个肉包子才1文钱,总觉得买到就是赚了。

    机灵一些的都去买了不少包子,这个是最便宜的,吃饱了就需要5文钱。

    赵远珍中午的时候,去看了一下,包子铺是卖的最好的,其他的虽然也都开张卖出去了,但是数量着实都不多,每个窗口也就20多份吧。

    好在赵远珍料到了这个事情,因此在准备食材的时候,已经提醒过了各个窗口的厨娘。

    赵远珍看着就餐的人,想着怎么提高窗口的售卖情况呢。

    蓝英看她纠结,在旁边小心翼翼的开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