赵远珍去食堂吃饭的时候,发现很多小孩子在围着挖池塘的坑玩土,人数还不少。

    她大概数了数,得有100多个。

    这些都是跟着父母千里迢迢来务工的,因为年纪小,也做不了什么,就在这边玩。

    当初签合同的时候,一户人家有2个10岁以下免费吃食堂的名额的。

    这些孩子小的也就一两岁,大的有10岁左右。

    这大好年华,就这么玩过去,是不是有点浪费啊,最好是去学点技能或者知识啊。

    赵远珍叫张于去查查,看萧山县有几个书院。

    下午的时候,张于过来汇报,萧山县就2个书院,但是收费贵,人还多。

    书院太少了,收费太贵,这些孩子的家长,肯定是不愿意把孩子送去读书的。

    自己办个书院吧。

    说干就干,书院可以分两个方向,一个是科举方向,一个是技能方向。

    就是本科和技校。

    可有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学习。

    第一阶段是识字启蒙阶段。

    第二阶段是选科举阶段或者技能阶段。

    第三阶段就是走科举的去走科举,学技能的进行理论和实操。

    找出张家庄的地图,在西南角这边有一大片空地,这是她之前特意留下来的,方便以后想出什么,再建造的。

    正好现在用来建造书院。

    书院建造的是二进的四合院模式,一进院子最前排的院子,是老师们的办公室和休息区。

    一进院的其他三排房子用来给学技能的学生使用。

    二进院三排房子,用来进行文化学习,不管是启蒙还是继续科举之路的,都在这边学习,这边安静,不容易被打扰。

    她画了建造图纸,给建筑队,叫建筑队先建造书院。

    书院解决了,还得解决老师的事情,书院初期,基本上都是启蒙的,这个找个识字的秀才就可以。

    后期走科举之路的,最好是找个有真正的才学之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