师太冲洛影点点头后,无悔便过来将师太慢慢扶着站起来,又将她扶坐到了旁边一张直背椅上。

    师太开口问:“方才署名为庆安伯府姜洛影的经文可是你抄写的?”

    她的声音沉稳平静,就犹如她的眼神一般,让人感觉不到一点的波动,一丝的悲喜。

    洛影点点头,恭顺的微笑道:“回师太的话,正是小女。”

    “雄强俊秀,雄逸中又带着劲挺奔放之意境,常人难以企及之高度耳。”师太微微转头看向洛影,“你可知我说的是谁的字?”

    洛影回道:“乃是当朝大儒暮云暮老先生之书法。”

    师太赞赏的点点头,“你的字我细看了,与其七八分形似,三四分神似。”

    洛影歉然道:“晚辈天资愚笨,所习不佳,本不该班门弄斧的让师太费心提点的。”

    师太摇摇头,“非也,你这年纪,能写成如此已实属难得,常人若能学成一二分已是不易了。看来你在书法这方面是很有天份,莫要浪费了,日后还需勤加苦练才是。”

    洛影恭顺的答应着。

    “为何之前从未见过你的字?”师太问。

    洛影顿了顿,微笑道:“今年刚过及笄之年,所以才敢出来献丑。”

    师太会意的点点头,“我很喜欢你的字,你再为我写一些吧,不论写什么都好。”

    洛影欠身恭敬道:“是。”

    无悔将洛影带到师太平时练字的案前,笑道:“你便在这写吧,别着急,慢慢写。”

    洛影微笑着点点头。

    师太转头看向洛影,安慰似的冲她淡淡笑了笑,眼神却依旧平静无波,似若一潭深泉,幽深静谧。

    洛影深吸一口气,提笔沾墨,写下一首恩师暮云生前总结自己一生悲喜的七言绝句。

    待墨迹略干后,洛影拿起去递给师太看。

    洛影见师太看着这首诗久久不抬头,似在回忆遥远的过去,又似在感悟其中的悲喜,眼神时近时远,似乎不知今夕何夕,眼底那份静谧终有了一些变化,被激荡了起来。

    只是那变化出的东西太浓,太深,太重,洛影辨不清那到底代表着什么,她只是在一旁静静的站着,等待着。

    许久后师太才抬起头来,眼神已恢复如常,她望着窗外沙沙翻动的树叶,幽幽道出一句:“如见故人。”

    洛影深深吸了一口气。此时已能证明自己的猜想不假,可是她却没有想象的轻松高兴,反而突然感觉自己太过自私,将已尘封的往事重提,扰了师太平静的心。

    洛影歉疚的低下了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