董卓冷笑道:“他若不能归服,也很简单,咱家直接一刀下去,就让他人头落地。”

    李儒劝道:“此事万万不可,若陛下和他安然归来,刘隅就有救驾之功。相国若是杀了他,恐怕会绝天下之望。”

    “杀一人而绝天下之望,智者不为。”

    董卓问道:“文优,觉得此事该当如何?”

    “这件事也简单。相国只需要高官厚禄赏赐即可。”

    “当然官职上还是有讲究的,位高权薄。让他多虚名而无实权。”

    董卓点头,这事他是行家。

    “就依文优之言。”

    李儒继续说道:“从此以后,还要专门派人监视,不可让他离开雒阳一步。”

    董卓闻言有些错愕。

    “文优,刘隅一个少年。就算有些才学,又有多大能耐,是不是有些过虑了。”

    李儒正色道:“不瞒相国,儒越想就觉得这人有些可怕,若是让他出了雒阳,儒怕他是鱼入大海,再无踪迹了。”

    一个人带着一个九岁的天子能在追兵下说安然无恙,顺利逃脱,这其中绝不是勇武两个字能够概括的。

    需要精准的判断,才能第一时间躲进密林之中;

    需要无尽的勇气,才能在密林中从容进退。

    需要渊博的学识,才能知道的公输子削木为鹊的做法;

    需要无畏的决断,才能在绝壁之上,一跃而下。

    在生命随时受到威胁的情况下,还能表现的如此沉着冷静,拥有这种心志的人,岂不是太可怕。

    想到此处,李儒还想起贾诩曾经给他提过刘隅的事,贾诩曾和他说过,刘隅此人不简单,绝不可小觑。自己当时还觉得有些不以为然,觉得此人胆怯,纵然有些才华,也不会有大的作为。

    谁知道这次发生的事,证明了贾诩的判断。

    李儒不禁在心中暗暗长叹,若论明谋断事,自己还能在文和之上。若是论识人看人,吾不如文和远甚。

    董卓听了李儒的话,说道:“鱼入大海他还是鱼,凭他刘隅能翻起多大浪花。”

    说完这句话,董卓哈哈大笑,笑声中满是桀骜和不屑。

    作为如今这座天下最有权势的人,董卓绝对有这种资格。他手下有天下前三的谋士,有天下第一的武将,有天下第一的铁骑,有雄关在前,有天子在后,试问天下谁人能挡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