酒过三巡,话题渐渐深入,不免谈及时政。

    秦池举杯轻叹道:“子婴兄,你观当今天下如何?”

    子婴放下手中酒杯,眉头紧锁,沉吟片刻后道:“桓侯,实不相瞒,如今天下虽一统,但财政窘迫,入不敷出,已是朝野皆知之事。”

    秦池点头道:“此言不虚。

    陛下近年来大兴土木,帝宫越发奢华,而百姓却越发贫困。

    口钱、算赋频频增加,民间已是怨声载道。”

    子婴接口道:“是啊,更令人担忧的是,陛下攻伐之心不息,战争频频,国家财政赤字日益严重。”

    秦池叹息道:“战争确实是国家政治生活中解决问题的一种重要手段,它能为国家带来安定和富强。

    然而,过度使用武力,穷兵黩武,只会导致国家的衰败。

    陛下如今的做法,实在令人担忧。”

    子婴亦感叹道:“桓侯所言极是。

    我们身为臣子,理应为国分忧。

    然而,陛下性格刚愎自用,我们的话恐怕难以听进。”

    两人相视苦笑,举杯共饮,心中充满了无奈与担忧。

    他们深知,如今的大秦帝国正处在一个关键的转折点,未来的路该如何走,实在是令人感到迷茫。

    然而,作为臣子,他们必须肩负起自己的责任,为国家的未来尽一份力。

    酒至半酣,秦池与子婴的话题愈发沉重。

    他们谈论着国家的现状、百姓的苦难以及未来的迷茫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旬日。

    章台宫内,儒生们与阴阳家们齐聚一堂,面色激动,似有重要之事欲禀报于祖龙。

    他们相互间低声交谈,言语中透露出神秘与期待。

    “陛下,”一位儒生上前一步,躬身施礼,“赢水河畔,近日有白蛇游弋,此乃大大的祥瑞之兆,预示着我大秦必将繁荣昌盛,陛下可谓圣王!”

    祖龙闻言,双眼放光,急切地问道:“此言当真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