恍惚间,鼻尖嗅到花香,耳边响起弦乐,他皱了皱眉,喉头一滚,压下泛起的渴意,却还在分心想着:如今还未开春,哪里来的花呢?
李修远慢吞吞的反应过来。是了,是了。上一次见到那般快哉的秦小将军,是在江南啊。
那会儿他还未上战场,也没有入京面圣的资格,平日里除了随秦老将军舞刀弄枪学武艺,便是去街上与好友纵马观花,好不快活。
他在看江南好风光,他亦是江南好风光。
那是自己从小到大一直追不上的、打出生起便步步落后一步的人啊。
李修远迷迷糊糊的想着,突的嗤了一声,眼前视野有些模糊,对面的青年亦是醉的不省人事,他笑得愈发放肆,眼底暗红,胸腔一震一震,像是要多年压抑都宣泄而出才肯罢休。
“孤注一掷,许是会成功的吧。”他笑音未断,修长的指捏紧杯沿,不顾旁人错愕的目光,“这杯敬你,我的——秦小将军呐。”
他还在笑,连带着掌心里握着的杯子也跟着抖,不知是有心还是无意,他未将酒盏送至唇边,而是手腕一斜,酒液皆倾倒于地上。
酒醒的时候,秦如珩脑袋涨的厉害。
晨光透过窗纸映在他落疤的鼻梁上,暖阳将这位凶名在外的将军显得极为温顺,他单着了件中衣,眼神有些涣散,似乎还没有彻底清醒过来。
意识还没完全回笼,指尖忽的碰到了什么,坚.硬且冰凉的触感引得秦如珩低头往下一看,原是碰到了枕边放着的瓷碗,白净的内壁还挂着些剩下的褐色汤汁,他拿起碗闻了一闻,像是醒酒汤。
他酒量向来算不得好,只因那赫鲁人从年关起便只敢稀稀拉拉的抢掠民粮,此后一直未有什么大动作,昨日听闻探子来报,赫鲁大营已经撤离堰州边境,大有不战而退的趋势,他心中大喜,这才放肆了一回。
秦如珩舔了舔有些干裂的唇,尖利的白牙一晃,嘴角忍不住上扬。
他最初被派遣堰州本就只负责镇守平反赫鲁边疆之乱,可朝堂上文武官员意见不和,提议和亲者有之,进谏起战者有之,致使他们攻不能痛痛快快的大干一场,防又抵不过赫鲁人狡诈一再灭军营士气,窝囊了这么多年,现如今终于传来堰州无事赫鲁萌生退意的消息,他想着,朝廷与赫鲁关系缓和下来,战事有个定论,自己多半也能回家了。
回家。
这个词刚出现在脑海里,那双黑鹰般锐利的眼眸霎时间蒙上一层惘然。
江南是他生长的地方,京城是他入世的地方,无论在哪处,只要归家他都可以向长姐讨一嘴馋的腻牙的糖豆,分半碗母亲食不下的参汤,得闲时还能与兄长切磋武艺,若运气好些被父亲瞧见他用功的模样,想来还能得一句赞赏。
可到了堰州,除了黄沙卷面,寒风吹骨,没有旁的陪伴他了。
糖豆参汤,再也寻不到了。
如此这般,那江南与京城同堰州又有何异,他早就没有归处了不是吗?
秦如珩缓缓的起身,苦笑一声。
想些别的事情吧,他劝说着自己。思绪百转千回间,忽的想起了那位江南美人,擅诗赋自有一身傲骨,眉如远山含黛,肤若桃花含笑*,印象最深时,是她懒懒的半掀一双清浅的狐狸目,手握佛经,一身皎白独立于檐下,不嗔不笑,仿若月下仙子。
他不由得想的出神,竟不知何时眼皮底下冒出了双绣花鞋。
秦如珩下意识看向来人,登时脸色一变,好似刚刚的梦境变成了现实一般,他不禁看直了眼,低喃了声:“檀儿。”
李修远慢吞吞的反应过来。是了,是了。上一次见到那般快哉的秦小将军,是在江南啊。
那会儿他还未上战场,也没有入京面圣的资格,平日里除了随秦老将军舞刀弄枪学武艺,便是去街上与好友纵马观花,好不快活。
他在看江南好风光,他亦是江南好风光。
那是自己从小到大一直追不上的、打出生起便步步落后一步的人啊。
李修远迷迷糊糊的想着,突的嗤了一声,眼前视野有些模糊,对面的青年亦是醉的不省人事,他笑得愈发放肆,眼底暗红,胸腔一震一震,像是要多年压抑都宣泄而出才肯罢休。
“孤注一掷,许是会成功的吧。”他笑音未断,修长的指捏紧杯沿,不顾旁人错愕的目光,“这杯敬你,我的——秦小将军呐。”
他还在笑,连带着掌心里握着的杯子也跟着抖,不知是有心还是无意,他未将酒盏送至唇边,而是手腕一斜,酒液皆倾倒于地上。
酒醒的时候,秦如珩脑袋涨的厉害。
晨光透过窗纸映在他落疤的鼻梁上,暖阳将这位凶名在外的将军显得极为温顺,他单着了件中衣,眼神有些涣散,似乎还没有彻底清醒过来。
意识还没完全回笼,指尖忽的碰到了什么,坚.硬且冰凉的触感引得秦如珩低头往下一看,原是碰到了枕边放着的瓷碗,白净的内壁还挂着些剩下的褐色汤汁,他拿起碗闻了一闻,像是醒酒汤。
他酒量向来算不得好,只因那赫鲁人从年关起便只敢稀稀拉拉的抢掠民粮,此后一直未有什么大动作,昨日听闻探子来报,赫鲁大营已经撤离堰州边境,大有不战而退的趋势,他心中大喜,这才放肆了一回。
秦如珩舔了舔有些干裂的唇,尖利的白牙一晃,嘴角忍不住上扬。
他最初被派遣堰州本就只负责镇守平反赫鲁边疆之乱,可朝堂上文武官员意见不和,提议和亲者有之,进谏起战者有之,致使他们攻不能痛痛快快的大干一场,防又抵不过赫鲁人狡诈一再灭军营士气,窝囊了这么多年,现如今终于传来堰州无事赫鲁萌生退意的消息,他想着,朝廷与赫鲁关系缓和下来,战事有个定论,自己多半也能回家了。
回家。
这个词刚出现在脑海里,那双黑鹰般锐利的眼眸霎时间蒙上一层惘然。
江南是他生长的地方,京城是他入世的地方,无论在哪处,只要归家他都可以向长姐讨一嘴馋的腻牙的糖豆,分半碗母亲食不下的参汤,得闲时还能与兄长切磋武艺,若运气好些被父亲瞧见他用功的模样,想来还能得一句赞赏。
可到了堰州,除了黄沙卷面,寒风吹骨,没有旁的陪伴他了。
糖豆参汤,再也寻不到了。
如此这般,那江南与京城同堰州又有何异,他早就没有归处了不是吗?
秦如珩缓缓的起身,苦笑一声。
想些别的事情吧,他劝说着自己。思绪百转千回间,忽的想起了那位江南美人,擅诗赋自有一身傲骨,眉如远山含黛,肤若桃花含笑*,印象最深时,是她懒懒的半掀一双清浅的狐狸目,手握佛经,一身皎白独立于檐下,不嗔不笑,仿若月下仙子。
他不由得想的出神,竟不知何时眼皮底下冒出了双绣花鞋。
秦如珩下意识看向来人,登时脸色一变,好似刚刚的梦境变成了现实一般,他不禁看直了眼,低喃了声:“檀儿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