沙俄人已经在南线和北线吃了两场败仗。

      似乎在与华族开战之后,他们还没有赚过便宜。

      回顾过往的几年,华族在历次战争中哪一次不是获胜的一方呢?

      这是为什么,不是说董良和他的将领指挥能力有多强,也不是护卫军的战士多么有经验。

      而是因为他们的实力一直领先于敌人。这种实力是综合性的,有时候是因为武器上的优势,有时候是因为兵力上的优势。

      集中优势力量歼灭敌人的理念已经深入每一名华族将领的心中。

      一场大仗下来,骑兵军团的蒙古战士已经渐渐树立起了自己的自信心。

      在原本的草原上,几十个沙俄哥萨克就能够驱赶数百草原骑兵。

      那些哥萨克一个个凶悍异常,仿佛是刀枪不入一般。

      他们手中的火枪完全碾压草原人的骑弓。

      但是现在他们拥有了更加厉害的骑步枪,只要自己控制好马速就能吊着沙俄人打。

      老班都的年纪大了,上面没有同意他参加战斗。

      他将自己的海东青放到天上,替部队监视周围的情况。

      看到马车上的机枪无情地收割着后方的骑兵。

      只要被机枪指到的沙俄骑兵,立即成片地倒下。

      老班都不禁在心中感慨,属于他们的时代已经结束了。

      从此以后,草原民族唯一的道路便是融入到中原汉人之中。

      他们这些马背上的民族再也没有了争霸的资本。

      这是一个发自老牧民内心深处的感慨。

      李开芳带着主力来了之后,双方便在黄羊岭上展开决战。

      一开始双方还用骑兵对决。

      但是护卫军每一次都作弊,将自己的重机枪、轻机枪夹杂在骑兵队伍中,只要对方一靠近便展开射击。

      于是骑兵之间的对决变成了阵地战。沙俄人依托一些山丘布置炮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