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行众继续赶路,晓行夜住,渴饮饥餐,不觉的春尽夏残,又是秋光天气。

    一日,天色已晚,唐僧勒马道:“徒弟,今宵何处安身也?”

    悟空道:“师父,出家人莫说那在家人的话。”

    三藏道:“在家人怎么?出家人怎么?”

    悟空道:“在家人,这时候温床暖被,怀中抱子,脚后蹬妻,自自在在睡觉,我等出家人,哪里能够!便是要带月披星,餐风宿水,有路且行,无路方住。”

    八戒道:“哥哥,你只知其一,不知其二。如今路多险峻,我挑着重担,着实难走,须要寻个去处,好眠一觉,养养精神,明日方好捱担,不然,却不累倒我也?”

    悟空道:“趁月光再走一程,到有人家之所再住。”

    一行人继续前行,行不多时,只听得滔滔浪响。

    八戒道:“罢了!来到尽头路了!”

    沙僧道:“是一股水挡住也。”

    唐僧道:“却怎生得渡?”

    八戒道:“等我试之,看深浅何如。”

    唐僧道:“悟能,你休乱谈,水之浅深,如何试得?”

    八戒道:“寻一个鹅卵石,抛在当中。若是溅起水泡来是浅,若是骨都都沉下有声是深。”

    悟空笑道:“你去试试看。”

    那呆子在路旁摸了一块顽石,望水中抛去,只听得骨都都泛起鱼津,沉下水底。

    八戒道:“深深深!去不得!”

    唐僧道:“你虽试得深浅,却不知有多少宽阔。”

    八戒道:“这个却不知,不知。”

    陈凡神识一扫,却是微微一笑,言道:“此乃通天河,有八百里上下。”

    此言一出,唐僧那唇红齿白的脸上全是苦色,八百里上下,这如何过的河?

    沙僧见状,安慰道:“师父莫急,你看那水边立的,可不是个人么。”

    孙悟空顺着沙僧的目光看去,以他的眼力,却是看的清清楚楚,咧嘴笑道:“哪里是人,是一面石碑。”

    一行人前去观看,只见碑上有三个篆文大字,下边两行,有十个小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