爷俩交谈之时,留意到吕大花已然停止进食。她虽对桌上食物显露出一抹不舍之意,却不好意思再度伸手去取,最后甚至不敢再瞧,仿佛生怕自己多望一眼便会忍不住继续尽情享用。

    马原微微含笑,说道:“弟妹,接着吃。既然嫁入咱这小院,必然要让你吃得饱饱的。再者说,咱这儿可不缺粮食。咱这地里产出的皆是大米,一年光是租子便能收四五千斤。若换成杂粮,可得一万多斤呢。

    即便是十几口人也能吃得饱饱的。我们爷俩也有进项,虽说进项不算大,但养活十口八口人不在话下。敞开了吃,别委屈了自己。”

    吕大花泪水簌簌而落,声音哽咽,“我……我、我。”支吾半晌,哽咽得说不出话来。

    马原摆摆手,“弟妹什么都别说了。我和天问既然收留了老太太和默林,还答应为老太太养老送终,就没把她们当外人。虽是异姓,却也如同家人一般。

    我期望你把这里当成家,把我们当成家人,往后别太生分了,否则恐怕要委屈自己一辈子。吃吧,吃饱了。”

    此时,段天问默默地给吕大花碗里夹了一大块狼肉,“婶子,以后我们有福同享,有难同当。吃吧,吃饱了。”

    老太太也开口了,“大花,吃吧。两位东家心善,我们以后要对东家忠心耿耿,多做事,把这里当成自己家好好守护。”

    吕大花点点头,这才缓缓拿起饽饽,一口一口细细咀嚼起来。

    马原和段天问忽然发现,看吕大花吃饭竟是一种享受,她吃得极为优雅,看着就令人觉得可口,让爷俩都觉食欲大增。

    于是,段天问再次给马原斟满一杯酒,爷俩继续边吃边聊。

    这位吕大花着实能吃,饭量顶得上两个张默林,比段天问还多不少。一顿饭,吃了十个饽饽、三斤狼肉,还喝了半锅大米粥。

    马原哈哈一笑,“老太太,以后要多做些饭了,起码饽饽和大米粥得让弟妹吃饱。”

    老太太点头,“好!谢谢东家。”

    转日便是年三十,老太太带着默林和大花,一大早就开始忙碌起来,将家里布置得张灯结彩,喜气洋洋。

    马原心情舒畅,带着段天问进城再购置些年货。

    街上人头攒动,人们脸上洋溢着幸福与喜悦,一片祥和喜庆的景象。

    爷俩走到一个大摊位前,这里对联、福字一应俱全,还有空白的对联,可以回去自行书写。

    另外,还有各种祭祖的贡品。冷山国有过年祭祖的习俗。

    马原仔细瞧了瞧,在这些祭祖物品中竟然有一块“上天大帝尊主”的牌位。

    马原十分好奇,便问摊主:“敢问摊主,为何这里还有上天的牌位呢?”

    摊主回答道:“您有所不知,咱静山城里每逢过年,也有人在祭祖后再祭天,祈求天降祥瑞,五谷丰登。怎么着?您也请块牌位祭祭天?”

    马原面露难色,“祭天咱不会啊!这里有什么讲究,您给说说?”

    摊主尴尬一笑,“这个我也不懂。不过听人说过,咱老百姓祭天没那么多讲究,就和祭祖差不多,主要是个心意,要虔诚。全凭自己,您怎么虔诚、怎么恭敬就怎么祭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