而且他们这些项目都有一个共同点,就是可以完全的复制到杞湖花园的项目上去。

    被问及的这几个人也不傻,自然是知道吕所长的用心。

    到这公孙昊不得不感叹吕所长的老辣,谈话下来他既没有肯定支持者,也没有敲打反对者。

    而是潜移默化的把中立态度的这几个人给拉到了自己这边,使得支持者的人数完全压倒了持反对意见的那帮人。

    “我给大家介绍一下,今天参会的这位年轻人,便是杞湖花园的发起人和投资人公孙昊先生。”

    此话一出之前反对的那几人脸上都面露难色。虽然说他们所持的观点并没有什么错误,但这样当面锣对面鼓的提出质疑,终归不是很礼貌的行为。

    这几位不禁在心中暗骂吕所长不厚道。

    然而公孙昊却毫不在意这一点,知道现在该是他发挥的时刻了。

    他站起身,把杞湖花园的整一个设想以及现在的进度情况,向众人汇报了一番。

    听完他的话,中立态度的那波人再不迟疑,完全倒向了支持者的这一方。

    至于持反对态度的这群人中,也有一两个改变了自己之前的看法,从反对改为支持。

    至此,会议的基调也算是彻底被订了下来。

    接下来就是一些合作细节的琐事,项目的选择上公孙昊自然是插不上什么话,只能听着这些人讨论。

    作为过来为公孙昊站台的曾孝濂对他小声说道:“看来是没问题了,不出意外的话,除了高山植物这一块,其它的项目应该都会和你这边展开合作。”

    听到这,公孙昊自己也明白,从地里条件上来说,杞湖花园确实不适合高山植物的生长和繁育。

    这时旁边一个刚才持反对意见的专家开口了:“话可不能那么说,如果硬是要做的话,也不是做不出来。只不过高山植物温室的投入要比一般温室高得多。”

    听到这话,公孙昊心中便不由的产生了兴趣,通过园艺大师的技能,他充分的了解到高山植物很多神奇的特性,以及很高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。

    只可惜海东村的地理气候条件限制,之前几个小院的造景中,他都没能将高山植物运用到其中。

    当即便认真的请教道:“您要是不嫌麻烦的话,具体跟我说说。”

    这位名为范天禄的高山植物专家,一生都致力于高山植物的培育推广。

    面对公孙昊的问询,他认真的回答到:“远的有英伦皇家花园的邱园,近的有我国华南植物研究所,这两个地方都有专门的高山植物温室。

    相比较于普通的温室来说,无论是地上结构还是地下结构,复杂了不仅仅只是一个级别。而且投入进去,除了科研和物种保存外,现在还没有任何的经济效益。

    本来我们植物园之前也打算做一个高山植物温室的,但是由于预算太高,最终只能作罢。

    不过后来还是跟雪山市那边合作,依靠那边高海拔独特的地理条件,成立了高山植物园和野外工作站,算是了填补了我们身为植物王国的滇省没有高山植物园的空缺。”